中央空调节电器,空调节能器的原理

1、空调节能器的原理

空调节能器的原理

空调节能器的原理,夏天到了,空调的事情频率越来越高了,最近引起热议的就是空调节能器的原理了,那么大家知道空调节能器的原理是什么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吧,空调节能器的原理。

空调节能器的原理1

节电原理一

该节电器是通过优化压缩机的运行曲线,充分利用制冷设备剩余的冷量来提高制冷效率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约下限温度电能,由压缩机的运行曲线可知,压缩机运行在接近下限温度时,整机温度升高,电流增大,消耗的能量增加,而制冷温度不再下降或下降很少,这时节电器的.输出信号控制其停机,节约了这部分能源,同时,使压缩机系统全部冷却。

2 、压缩机停止运转后,系统内还有剩余冷气,这时,室内的风扇一直在工作,所以吹出来的还是冷气,当系统内剩余冷气用完时,节电器的输出信号对控制压缩机启动工作,如此循环,就达到节电的作用。

3 、避免压缩机频繁起动,压缩机的启停是靠温度器控制的,制热时高于目标温度停,低于目标温度开,制冷时高于目标温度开,低于目标温度停,实际观测是几分钟一个来回,属于频繁启动,既产生大的冲击电流,又能消耗电能,而节电器的工作周期是几十分钟一个来回,避免了大电流对压缩机造成的频繁冲击,延长了压缩机的寿命。

节电原理二

家用空调机和商用空调机(中央空调)都可直接使用本节电器。在无需连接空调机的任何线路也能实现压缩机运行状态的自动调节。使得无论外部条件如何改变,在不影响温度、不影响舒适度的前提下,都能实现空调机的节电运行。如果本控制器出现故障,也不影响空调机的正常运行。

节电原理三

利用安装在空调热交换器外侧的小型雾化冷却器将空调冷凝水或外接水雾化,喷洒在热交换器的翅片表面。使高温的热交换翅片上的水雾迅速蒸发,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降低翅片温度,即使空调器由单一的风冷变成风冷和水雾化冷却的混合式冷却,大大提高了热交换率。从而降低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减少压缩机的高低压差,降低压缩机由于高温保护造成的跳机频繁或启动困难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压缩机使用寿命,而且对空调器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制冷量增加,输入功率减少。从而有效降低空调压缩机的负载,减少用电量,提高空调制冷能效。

空调节能器的原理2 第一种原理说,主要是优化压缩机运行曲线,推迟、缩短压缩机工作时间。能不能节电?原理上可以,但是厂家既无图表说明又无量化指标(具体的数据),到底多大的空调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产生怎样的节电效果?给人感觉只是炒作概念。

第二种原理说,“无需连接空调机的任何线路也能实现压缩机运行状态的自动调节。使得无论外部条件如何改变,在不影响温度、不影响舒适度的前提下,都能实现空调机的节电运行。如果本控制器出现故障,也不影响空调机的正常运行。”笔者看来只要多少有点用电常识的人都会认为是无稽之谈,没必要多费口舌。

第三种原理说,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节流装置)、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它们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以低温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以高压排出。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冷凝器,被常温的冷却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其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产生的低压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家用空调的室外机的冷凝器通常采用的冷却方式是强制风冷,第三种节电原理就是变强制风冷方式为(风冷+水冷)混合式冷却,使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压缩机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制冷量大幅更高,也就缩短了压缩机的工作时间,节约了电能,

2、空调节电器的原理是什么?到底是不是真的能起到节能的...

当然能节电,不然那么多厂家早倒闭了

万盛达WSD-E90G中央空调节电器

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都是传送流体的装置,这类负载消耗的能量与流量的立方成正比,推算可得到能量消耗与转速的关系,具体的关系表达式:

即 Q=K1n; H=K2n2; P=Q×H=K1K2n2=K3n3

式中,K为常数,n为电机的转速。

三相交流异步感应电机的转速通常设在n=120×f×(1-s)/p;式中f为供电频率,s为滑差率,p为电机极数。电机一旦选定后,S、P基本确定,则n可近似为n=k0f,即与供电频率成线性正比关系。则,当频率为50Hz时,n=k0×50转/分,功率P1=K(k0×50)3;当频率为45Hz时,n=k0×45转/分,功率P2=K(k0×45)3。P2/P1=K(k0×45)3/K(k0×50)3×100%=72.9%,由此可见,当电源频率从50Hz改为45Hz时,就可节约电能达27.1%。当用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水量的大小时,管阻档板阻曲线与功率P变化(如图1)。由曲线1到曲线2,水量减少了,而功率却没有减少多少。而通过改变转速n来调节流量情况就不同了(如图2)。

调节转速时H-Q曲线由曲线1到曲线2,阀门的开度100%时,管阻曲线不变,功率节省了很多。节省量,其中n1为调节前的转速,其中n2为调节后的转速。

上述推算,可得到一个定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传统的空调系统,由于空调设备均按设计工程选配,绝大多数时间设备均在低负荷情况下运转,这样无用功耗掉很大一部分能量。如果改由节电器进行驱动,可能此时电机只需以5Hz的速度运转就能满足对整个系统温度控制要求。根据上面的理论推算可知,实际节能就可高达20%以上

原理不知道,但是不节电是知道的,都是骗人的东西,真要是节电的话早就和空调配套销售了!

节电的费用够不够节电器成本,请慎重考虑

那个东东不节能

3、节电器有用吗

  节电器是有节电效果的,但前提是正规产品而非山寨货。

  节电器一般分为照明灯具类节电器和各动力类节电器。采用高压滤波和能量吸收技术,自动吸收高压动力设备工业节电器反向电势的能量,并不断回馈返还给负载,节省了用电设备从高压电网上吸取的这部分电能。另一方面利用国际先进的高压电参数优化技术、正弦波跟踪技术及纳米技术和组件,抑制和减少供电线路中的冲击电流、瞬变及高次谐波的产生,净化电源、提高高压电网的供电品质,大幅降低线路损耗及动力设备的铜损和铁损,提高高压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做功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既节省了电能又可大幅降低设备运营成本。

  实时在线检测电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改变输入电压。当检测到电机在轻载或负载不断变化时,通过可控硅能在百分之一秒以内调整输入电机的电压,使电机的输出功率与实时负载刚好匹配,从而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功率损耗,改善电机启动、停机性能,达到节电的效果。

  1、节电效果显著,节电率高达10%-30%。

  2、产品主机(不包括开关、指示灯、表头易损件)保修十年,终生维修。

  3、非相控调整节电技术,不产生高次谐波,输出端始终是完整的正弦波,对电网无污染,对用户的有线信号、无线信号均无任何干扰。

  4、减少系统负荷,提高供电系统容量。

  5、抑制浪涌(启动)电流。

  6、平衡相间电压,设备运行更稳定。

  7、降低设备温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8、抑制谐波和杂波,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9、免维护,无需设专人管理。

  节电器的分类主要有:

1、电机节电器

  由微处理器芯片(CPU)、可控硅、集成式双置晶闸管等国外进口元件组成。其核心技术是动态跟踪电机负载量的变化,调整电机运行过程中的电压与电流(0.01秒内完成动作),在不改变电机转速的情况下,保证电机的输出转矩与实际负荷需求精确匹配。不仅能保障电机的正常运行,而且能有效避免电机因出力过度造成的电能浪费,具有很好的动态节电效果。能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功率损耗,改善电机的启动、停机性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2、空调节电器

  随着空调及其他制冷设备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在这方面的电耗也在逐年增加,怎样才能使电耗既科学又合理地降低下来,即保证空间环境达到舒适的温度或设定的制冷温度,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电能,减少电费支出,这是该装置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根据制冷专业人员的实验和测试,空调压缩机在70%~75%的负荷下工作,制冷效果最佳,其制冷效率也最高。空调在工作过程中,当室内温度还没有达到设定的温控点时,压缩机会长时间工作,当达到温控点后压缩机又会频繁开、停,因此,空调压缩机的长时间工作和频繁启动会导致制冷效率降低和电能的多余损耗。该装置是一种能够克服空调压缩机长时间工作和频繁启动所造成的制冷效率低下和多余电能浪费的节电控制器。当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温度后,通过时控信号自动进入节电运行状态,一方面充分利用压缩机的余冷,并可使整个系统充分冷却,提高制冷效果,另一方面减少压缩机频繁启动的次数,使压缩机得到充分休息,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效降低冲击电流所造成的多余电能损耗,从而达到即省电又可延长空调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通过现场测试节电率可达15%~30%,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可提高1.5倍以上。

3、照明节电器

  在电力供应部门的电能输送过程中,为避免电压损耗和用电高峰时造成电压过低,一般都采用提高电压输送,因此用户实际上承受的电压往往会高于设备的额定电压,这些超额的电压不仅不能让负载更有效率的运作,反而导致电能过量浪费,增加设备损坏率,增大成本费用等负面影响。

  照明智能节电器是以电磁感应方式将供电系统的输入电压予以优化,采用AC-AC直接变换技术调整电压,输给灯光负载的电压为最适宜值,达到既节电又保证照明标准要求的双重目的。

  根据电工基本原理P=U2/R,设灯具上施加的电压为U,灯光的阻抗设为定值电阻R,那么它在原电压U0下消耗的功率为P0,适当降低电压至U1后,这时消耗的功率P1将随电压的平方关系下降。其有功节电率表示为:ε%=1-(U1/U0)2×100%

4、箱式节电器

  就荧光灯管而言,仅在启动时需要足够的额定电压激发荧光物质,使灯管发光。在预置时间内,智能系统感应到灯管的功率已完全挥放后,即自动调整负载电压,灯管便可转入节电模式工作,节电器同时进入自动在线检测状态。根据大量实验统计结果表明,电源电压每降低10%时,常用的电光源,如荧光灯照度只降低7%左右,而人眼对光线的感觉则是对数关系:即当光线照度减小10%时,人的视觉感觉亮度只减小1%,因此少许减少灯光输入功率所产生的照度微弱变化人眼几乎感觉不到,但在延长灯具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上都具有积极意义。

  路灯节电器工作原理:集电磁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数据控制技术于一体,在可控和平缓的方式下智能调节,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的额定值范围之间,实现公共照明系统的工作电流与亮度需求的理想结合,达到节电和优化供电目的,节电率可高达40%,对用电系统的保护作用可使其寿命延长3-4倍。

很多人都存在这个疑问,其实节电器是有用的。不管是家用节电器还是工业用节电器,都有一定的作用。节电器一般能给公司节约20~45%的用电量。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电磁补偿原理、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有源滤波技术和先进的自动智能控制技术,自动调整节电档位,优化供电参数,保证良好的用电品质,有效地过滤大小不同的瞬变浪涌、减少抑制谐波、杂波,相对地平衡供电电压(见下图),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负载的有效功率,减少过剩有功功率的多余损耗,从而达到节电目的。家用节电器家用节电器是一种小型通用的节电保护装置,它通过抑制瞬变浪涌,消除因瞬变浪涌不断冲击线路而积累的积碳,畅通线路电流,降低电器、线路温度,改善功率因素等方式来实现对电器的保护和节电,具有节电、保护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多重功效。安装时间越长,节电效果越好。可以根据实际电网情况实现单台、多台等多方式的布控模式,给用户提供更广泛的使用空间。主要特点◇节电效果: 节约有功电量5%~15%,节约无功功率30%~80%;减少线路输送电流15%~30%。企业通过节电设备和节电技术的运用,可以节省电量20%以上。有关研究表明,世界能源总量的50%~70%由于现有的耗能设备和方式,被白白浪费掉了。 高科技将节电变为可能和有效的手段,技术的提高使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在节电领域,先后推出了电容补偿,变类等一系列新的技术来提高电能利用率。为此,各国政府和企业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出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节电产业,对于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行业,然而在国外,节电产业的发展却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早在1972年,美国便开始出现电机节电技术,系统节电技术在1975年便已经面市,而灯光节电技术则是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其第一代节电技术为电容补偿,20世纪50年代产生,节电效果不明显但无危害,是政府强制推广,经过多年发展,各类用电系统技术节电空间已很小,属正被淘汰的技术;第二代节电技术为可控硅斩波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节电效果较明显但危害很大,一般企业推广后节电率有所提高,但无法保证既能有效节电,又对电网及设备无危害,因此,缺乏政府的支持,正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第三代节电技术为变频技术,产生于20年代80年代,节电较明显但危害很大,内部为电子元件可靠性一般;第四代节电技术为抑制浪涌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节电效果不明显很难测试,但可清洁电路;第五代节电技术为电磁转换和补偿,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节电效果明显、无危害且可清洁电路。彻底实现了节电效果与电网质量的完美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各类电器纷纷进入千家万户。于是,家庭用电负荷不断加大,电费支出、家庭电器的维修和更新费用也在不断提高。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减少电费支出、保护家用电器、延长使用寿命已成为每个家庭的迫切愿望。

几种常用节电技术比较分析

针对引起电能浪费的几个方面, 掌握各种节电技术的特点并合理应用,是降低电耗,提高节电效果与电网质量的前提条件。常用的节电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可控硅斩波技术

  节电率有所提高,但同时产生大量谐波污染电网,增加电器损耗,使效率降低,电器发热加剧,因电流谐波损失的影响,节电效果比正弦波情况要差。

  2. 抑制浪涌技术

  采用高速微处理器,无谐波的新技术,动态调节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电流,能有效的抑制瞬变浪涌和谐波,使输入电机的能量尽可能多的输入到用电设备上,将电机浪费的能量减少到最低值,有效的提高了用电设备在运行中的功率因数,这样既可以延长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又可以节约电费,实现节电。

  采用专用瞬变抑制元件及科学设计利用标准的罐形电容在感性系统中加入电容容抗来使功率因数得到改善,并能逐渐消除因高次谐波在电路中冲击形成的沉积物碳(使电路老化发热的主要物质),从而有效降低线损,使电路平稳纯净,并有效过滤电网电路中的瞬变浪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实现节电的目的。

  3. 变频技术

  变频调速技术,它是一种以改变电机频率和改变电压来达到电机调速目的的技术。采用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产生节电及增产的效果。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用调速控制代替挡风板或节流阀控制风流量,这是风机水泵节电的一个有效途径。变频空调通过提高压缩机工作频率的方式,增大了在低温时的制热能力,最大制热量可达到同类空调器的1.5倍,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制热效果。此外,一般的分体机只有四档风速可供调节,而变频空调器的室内风机自动运行时,转速会随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在12档风速范围内变化,由于风机的转速与空调器的能力配合较为合理、细腻,实现了低噪音的宁静运行,最低噪音只有30分贝左右。

  4. 电磁调控技术

  运用最新高科技电磁调控原理,采用电磁调压、电磁移相、电磁平衡变换等高尖端自有专利技术与微电脑智能控制电路完美组合,针对目前电网实际参数,抓住着重有效解决影响用电设备电能浪费的几种要素,通过实时监测电器负载变化的情况,应用最优化控制原理,自动控制输出功率,控制供给电器设备去的功率为实际需要的功率,达到精确匹配。并将多余的能量反馈给电网,提高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降低线损,提高系统用电效率,增大线路容量,使电压平衡得到改善,减少电器设备附加损耗,延长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实现了系统综合节电,大幅提高了节电效率。

  5. 单片机控制技术

  单相异步电机在设计时一般会加大电机功率的容量,以保证电机正常运行。而启动后,电机一般在额定负荷的40%-60%左右运行,尤其在电机空载时甚至只有20%-30%的额定容量下运行,此时的电机处在低效运行区,造成很大的浪费。采用单片机控制,自动检测电机负载及功率因数,适时调整输出功率,使电机在空载情况下降低输出功率和端电压,在刚好维护电机能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工作,在检测电路检测到负载增加时,自动提高输出功率和端电压使之与功率需求相匹配,达到节能节电的目的。在正常供电条件下,空载时节电率可高达70%,有负载时也高于20%;如果电机的功率较大,电机的效率较低,或现场电压高于220伏等情况,其节电效率更佳。

  三、综上所述

  电能既是最重要的能源,又是消耗其它能源生产的能源产品,节约能源已经被专家视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为此,节约电能尤为重要。节电是节能的重要内容,中科宇杰通过所掌握上述各种节电技术的特点,对用电企业进行节电审计,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最大限度的针对用电企业,合理的采用上述技术对用电企业进行节电改造,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本文将为各位解答这一疑问。 我们先谈一下节电行业的历史。节电行业对于多数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因为我国从国外引进节电技术还不到20年,然而在国外,节电产业的发展却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第一代节电技术为电容补偿,20世纪50年代产生,节电效果不明显(现在国内大部分家用节电器就采用该技术),但是不产生谐波,对电网无危害;第二代节电技术为可控硅斩波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节电效果较明显,但是会产生谐波冲击电网;第三代节电技术为变频技术,产生于20年代 80年代,主要针对电机(动力设备)进行节电,节电较明显(如果单纯采用变频器节电,对电机和电网都有危害,目前已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第四代节电技术为抑制浪涌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节电效果不明显而且现有仪器很难测试,但是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清洁电网(吸收浪涌、谐波);第五代节电技术为电磁转换和补偿,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节电效果明显,彻底实现了节电效果与电网质量的完美结合。国外节电技术普及的国家包括德国、美国、日本等。早在1972年,美国便开始出现比较成熟的电机节电技术,系统节电技术在1975年便已经面市,而灯光照明节电技术则是8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中国早期的照明节电器产品,起源于90年代初,主要是借鉴和仿制美国、日本的可控硅SCR相控技术生产。 节电器的节电原理:节电器的节电原理从技术上讲很简单,根据公式W=P*t 即耗电量等于功率乘以时间,而P=U*I(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故W=U*I*t,所以简单来讲,改变电器使用的时间或工作电压就能达到节电效果。原理上看似十分简单,实际控制中需要很多技术支持。 目前国内的节电器市场已经发展起来,成熟的产品涉及照明类节电器和动力电机类节电器两大类。照明节电器又分为室内照明节电器和城市路灯节电器;动力节电器根据应用有中央空调节电器、风机节电器、水泵节电器、空压机节电器、通用型电机节电器、轻载型节电器、缝纫机节电器等产品。家用类的节电器主要有家用节电器和家用空调节电器。国内目前节电器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深圳为主要的生产基地,因为改革开放后该地区最早引进国外的相关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节电行业是一个正当的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但为什么会有人对节电器进行怀疑呢?原因有二,其一、很多人上过街头一些所谓节电的骗术当,街边出售十几块钱号称能够让电表停转或者倒转的小电器,并且当场装有电表来演示。其实他们所演示的电路或电表已经做过手脚,在插拔节电器的瞬间按下隐藏的开关,使实验灯泡用的电不经过电表。其二、很多家用节电器厂家和经销商夸大节电效率,因为正规厂家生产的家用节电器一般采用的是电容补偿的技术,通过消除大件电器开关瞬间产生的浪涌和与插座间的电火花现象,从而达到节电效果。这种家用节电器节电率不是很高,通常在10%以内(有的厂家还会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包括防雷击等),节电效果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发现,而且很多好处都是潜在的,比方说保护电器、延长电器使用寿命等。但是一些厂家和商家急功近利,夸大节电效果,说什么插上后立竿见影,很多消费者买回去发现根本达不到他们所说的效果,这极大损害了其他节电器厂家的信誉,对节电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正规厂家生产的节电器肯定是有用的,节电的效果应当参考产品相应的测试报告。对于国家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需要每个公民努力配合。

智能节能器管用吗,这个你问对人了,目前国内的工业节电技术相当成熟,智能节电 器是否有用要看你的用电设备有没有节电空间的,如果有节电空间就管用,中科宇杰 在智能节电器方面就很有研究,他们通常会考察用电设备节电空间有多大,然后根据 数据制订节电方案的。

你好我告诉你们吧,实际上是没有用,有时反而会增加电流。我来说一下节电器的原理:其实就是一个电容器,改善无功功率的,就是提提高功率因素,但也只是有电机运行的时候有效。而我们目前家用电表只计量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是不计量的。

4、酒店中央空调节能

  感觉购买节能空调或空调节电器都是不错的选择,帮楼主找了一个:

  一、节电原理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冷负荷的装机容量一般均按满足夏季最高环境温度进行设计。由于季节、昼夜及用户负荷的变化,空调的实际使用热负载远比设计负载低,实际上出现最大设计冷负荷的时间,即满负荷运行时间不多,更多时间是在低负荷下运行,中央空调冷水系统一般采用定流量运行方式,其结果是为满足少量时间大冷负荷制冷要求,而使多数时间水量输送运行在过剩状态,即水系统运行在大流量小温差状态,造成非常大的电能浪费。

  采用CEW-KT系列中央空调节电器,直接控制冷却泵、冷冻泵温差或风机吹风量,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所需压力的情况下,节电器根据进水和出水的温度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泵的转速,使冷却水、冷冻水的温差恒定在最佳点,达到高效节能运行的最佳效果。

  二、控制原理

  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可编程技术与智能传感控制技术,通过感应冷冻机组的温度,来自动调节主机及电机的功率,恒定室内温度,使中央空调系统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三、控制依据

  将冷却泵的进水和回水间的温差作为控制依据从而实现恒温差控制。温差大,表明冷冻机组产生热量大,应提高转速,增大冷却水循环速度;温差小,说明冷冻机组产生热量小,可以降低泵速,减小冷却水循环速度,从而节约能源。

  四、运行效果

  与改造前的托运系统相比,具如下优点:

  1、节电20% - 68%;

  2、减少水泵及管网的机械磨损,降低设备维护费用;

  3、使中央空调系统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控制效果较好。

  -------------------------------------------------------------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请点击:http://www.ztjn.com/zhongyang.html 即可。

你买节能空调,把温度调低点就节能了,或者买节能设备

5、办公室的节电器技巧是什么?中科宇杰的中央空调节电器如何使用?

我家就用的中科宇杰节电器,我老婆是在比高数码专营店买的,本人觉得一个重要的优势 就是:

1、中科宇杰是质监测试合格产品(有正规测试报告),功率无虚标,就是说测试报告上注明了8万W,产品也就是8万W,真正无虚标(不会像其它三无产品一样标得N大离谱得很)。

2、再就是做工舍得成本,有挂勾,比较方便用户使用。其它一般的节电器没这个设计的

留言